top of page

地方創生|講座側記|當移居成為日常



以編輯出發,使移居者從遊牧到深根

在台北都市叢林間土生土長、曾於誠品活動企劃處擔任主任的王玉萍,因為婚姻而移居至花蓮。在移居的一開始,由於多數出版業的資源與人脈仍然集中於台北,王玉萍曾頻繁地往來於台北與花蓮兩地工作與接案。然而隨著孩子的出生,無法繼續負擔長時間的移動通勤,王玉萍開始思考自己若是留於花蓮,究竟能夠在此地做些什麼事。「因為喜歡這裡的山與海,所以想嘗試看看,自己在花蓮有沒有什麼事是我擅長、我能夠做到的?」

 

2006年,台灣第一本地方自發性刊物《Orip》於她的手中誕生。《Orip》一開始以花蓮的旅遊推薦主題為主,藉著王玉萍豐富的編輯經驗以及獨特的觀察力,採訪與推薦的行程、地點越來越深入;從一篇篇文章的挖掘,許多甚至在地人們也不甚熟悉的地方魅力也因此被發現,而《Orip》也被越來越多人看見。從一開始僅是置於遊客中心、誠品書店閱覽架上供大眾免費取閱的刊物,需求逐漸高漲,最終成長為擁有獨立付費訂閱制度的雙月刊。

 

身為台灣第一本來自地方,並非由公部門委任發行,而是百分百由民間發起的刊物,《Orip》既是地方透過文字編寫而再次發光的初次嘗試,也是王玉萍以編輯者的力量,從外地移居的狀態到於花蓮深根的開始。

 

用策展與編輯,串連花蓮尚未被看見的豐富講座進行間,王玉萍也反問了觀眾:「談到花蓮,你心中浮現的第一個關鍵詞會是什麼?」由於正好剛經歷過0403強震、花蓮的聯外交通數度受阻,太魯閣也陷入漫長的修復期,多數參與者提到的詞語多半與「不安」、「災害」、「阻絕」有關。王玉萍苦笑著說,從前遇到地震,花蓮人總是能老神在在,但現在面臨如此巨大的災變,其實多數的居民,尤其是仰賴觀光產業維生的人們,是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她同時也提到,花蓮因為地形環境的關係,無論在民族、文化或自然景觀都造就了一種很獨特的豐富性。花蓮的地質結構和斷層帶觀測,甚至也對全球地震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如此獨特的花蓮,雖然現在正處於難關,但也必定會存在著只有生活於此地的人才能夠說出口的故事。既然現在大家來不了花蓮,我們就把花蓮帶出去給大家。」

 

有著先前《Orip》的成功經驗,現今花蓮十三處鄉鎮皆運行著自己的地方刊物。王玉萍不僅持續以編輯形式書寫地方魅力,同時也發起了集合寄送組合的商業模式。以組合包的形式,統整集合了各鄉鎮的刊物,以宅配到府的形式發起募資,「將花蓮的故事打包起來送出去。」而於2021年舉辦至今的跳浪藝術節,更是王玉萍想將「只有花蓮才能說的故事」讓世界看見的實踐。透過藝術與策展的角度,讓來自花蓮的創作者們以各式媒材與語言,給予自己想說的話展現的舞台。

 

王玉萍也提到,開創串連工作機會,其實是地方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花蓮其實是一個工作相當理想的環境,有沒有可能將在這裡工作的人串連起來?」光之島的創立與規劃,便是屬於花蓮的人才基地與資料庫。透過串連居住於花蓮的自由工作者,以各式專業及產業相互結合組成團體接案,不僅使彼此的工作量更加穩定,產出的成果同時也是地方品牌最好的行銷。目前光之島約涵蓋著20位工作者,從文字、影像到軟體設計,專業面向可說是五花八門。王玉萍說,接下來也想將老職人與工藝家納入進來,做到如同「真人圖書館」一般的紀錄與傳承。而除了商業案的合作,更期望以藝文的風格語言走向大眾。讓更多人夠過藝術作品感受來自地方獨特而強烈的能量。

 

從一開始的《Orip》,到跳浪藝術節與光之島的接連成立,王玉萍期望於地方實現的事相當多樣;但是「讓在地方生活的人,完成與地方密切相關的事。」一直都是她相當重視的價值及核心。而結合她編輯與活動企劃的專業,同時也有越來越多極具特色的地方活動如實地於花蓮發芽。

 



利用書寫,創造屬於在地的話語權

「每個人都可以寫。」極為淺顯易懂的一句話,便是王玉萍在花蓮創立寫寫字採編學堂的初衷。不收取費用、每年只招收十位住在花蓮的學員、只透過發行刊物維持經營。看似簡單到不可思議的模式,竟也即將於花蓮深耕進入長達第十個年頭。以緩慢而深刻的角度,王玉萍帶著學員以編輯的角度走入地方最深處的角落,再讓學員以自己感受的觀點,將書寫作為語言,寫出一篇篇富有能量的刊物作品。談到為什麼只招收住在花蓮的居民作為學員,王玉萍提到,書寫的觀察若僅是三天兩夜的走馬看花,無法看見收錄進真正獨特、溫暖而深刻的風景。唯有長居者的身份,才更能夠完成這般需要長時間投入於地方的行動。

 

「書寫是一種創造脈絡與價值的方式,換句話說,這也是在創造一種只屬於在地的話語權。」寫寫字採編學堂所完成的刊物不僅作為在地推廣助力的載體,身為書寫者的許多學員們在完整的編輯課程訓練下亦能持續投入於出版產業,例如專欄作家、插畫家等。潛移默化之間,這些學員也成為了地方編輯的繼承者,繼續以書寫的溫度力道攪動著生活,再讓更多人受其感動而投入,使地方的能量得到傳承與存續。

 



「為什麼會來到這裡?」移居者應要植於心中的三個疑問

身為編輯專業工作者的王玉萍,除了分享編輯者如何在移居地方後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外,講座的最後也提出移居者應該要持續反思、並親力找尋實踐的三個疑問。「自己想要在地方得到的事會是什麼?」、「除此之外,還會不會有什麼其他的收穫?」、「真正使自己想留在這裡,真正想要做的事是什麼?」

 

移居除了是生活地點的選擇及改變,當中更具重量、更加重要的其實是生活風格與價值的重新衡量與取捨。在追尋深根之地的過程當中,除了確立貫徹於自身的理念與價值外,更應時時保持著空間及彈性;期待並實踐著只有自己能做到、有趣而吸引人的事。以自身的語言與力量,在陌生之處開創、尋著屬於自己發著光的位置。

 




圖片來源:寫寫字採編學堂、星濱山共創工作室


 


 

 想更了寫寫字採編學堂,請點選下方連結


本次講座為—— Life Life Work!系 列 講 座

08/10(六) 關於生活的選擇:當移居成為日常


 


 

指導單位:國發會

主辦單位:星濱山共創工作室

.

工作站據點:星濱海港學校

地址: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393巷30號2樓

相關聯絡:02-24636930

5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精選好文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