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體驗|地方採編小隊-跨域學習計劃
- 星濱山 ZhengbinArt
- 15小时前
- 讀畢需時 2 分鐘
今年是星濱山自2019年起自主爭取資源辦理「文化體驗教育」規劃以土地文化結合的藝術教案,回饋基隆地方,不管是校園亦或是社區的第五年。今年持續透過藝術教案的開發,由星濱山親自上陣,與在地學校正濱國中合作,帶領國中生將在地人文歷史故事,以藝術共創的方式蒐集紀錄,隨著創作傳遞。
基隆正濱漁港與和平島一帶,歷史上具有台灣史的縮影,也是全台最早唯一具有國際連線的港口,正濱漁港日治時期曾為北台灣第一座現代化漁港,然而隨著漁業沒落、人口老化、政策轉變,漁港已不見昔日光彩。基隆作為擁有豐富歷史底蘊的城市,過去的榮景只存於長輩的記憶中。
此次,藉由編採的形式,讓地方故事,透過編採的方式匯集,保存港口文化記憶。本計畫以基隆的「地方故事」為主題,透過採訪、蒐集將港口的各個故事牽引串連於地方,拼湊出港口文化的記憶。並與學校單位合作,讓學生們以這座港灣做為每個人採集的場域,引導學生產生對於家鄉的認同,並加深地方的認識。
第一堂我們先向大家簡介本次課程合作的起源與任務內容,並讓大家練習和自己鄰座的同學相互採訪,練習發問以及回覆問題,好銜接重要的回家作業:去採訪兩個住家附近的店家、職人、廟宇.....等等在地相關的資訊。第二堂課我們請同學們分享採集的成果,並將成果標註到地圖上,作為後續製作報紙的素材,同學們的採訪對象選擇上很有默契(笑),一部分人選擇從自己的家人出發,採訪家裡跑船的爺爺或是做鋁窗的爸爸,一部分人選擇採訪自己日常生活中經常拜訪的店家,比如:早餐店、雜貨店、美髮店等等。
第三堂課我們開始帶大家透過剪貼方式創作自己的肖像與受訪對象的代表物件,並加入編輯排版的概念說明,讓同學自行設計報紙的正反面編排。同時在這堂課後,星濱山將同學製作好的肖像、物件、地圖與故事帶回,請設計師完成一份正式的「港口波波報port po po Vol.01」。第四堂課上,同學們完成報紙的最後收尾並進行上台發表,我們也將印製好的港口波波報帶到學校與大家分享,一份屬於地方的報導小報就此誕生!
透過港口波波報這樣的紙本媒介,融合進入教案,我們想做到的是能創造一個大家一起參與的機會,僅僅靠星濱山的力量有限,每個住在正濱漁港的大小孩子也都有同樣的能力,去記錄與傳達自己生長在這片土地的故事,同時這份報紙若能延續下去,將可以一代代累積,成為一份地方可回顧的記憶庫。一起期待未來我們的Vol.02、Vol.03或更多連載吧!
港口波波報PORT PO PO Vol.01 最終成品
*本計畫為「113年基隆市學習型城市」子計畫之一
文|陳虹儒
照片|廖品榕、邱塏壹
Коментар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