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星濱山 ZhengbinArt

文化體驗|森的藝術舞台-跨域學習計畫


「當自然環境成為學習場域,我們該如何與他學習、又能如何玩耍?」


這是星濱山自2019年起自主爭取資源辦理「文化體驗教育」回饋基隆國中小的第三年,每年開發與土地文化結合的藝術教案,並邀請跨領域專家合作課程,進入校園帶領孩子,帶來一點體制外的教學刺激並與老師們相互交流。透過「戶外校地」的方式,將藏在每個平凡日常裡的歷史人文、自然環境生態作為學習對象,打開同學們對於家鄉的觀察之眼,再回到自我表現,藉由創作練習表達內心的所思所想。


呼應2022年永晝海濱美術館「山頂的嘰嘰喳喳」,基隆群山環抱,大多數的學校都在山坡上,走樓梯上學可說是在地學生的共同記憶,因此今年藝術教案以基隆的「自然環境」為主題,透過環境地景延伸到視覺藝術創作,並從東岸、西岸各挑選一所學校:中山國小(龍鳳山)、八斗高中(牛稠嶺)作為場域,媒合一位植物專家與一位藝術創作者,在兩間學校展開為期5週共10堂的藝術課程,共有37位師生完成33件作品,激發學生與自然產生對話並逐步建立自我認識的過程。


同學設計服裝過程
同學設計服裝過程

 


透過植物力量,帶領孩子摸索自己的形狀


第一堂先由野再設計的小Q帶領兩所學校的同學走入校園認識植物,同時也針對不同年齡層做難易度上的區分,八斗高中因為靠海,所以小Q介紹了海邊常見的植物與特性,也分享了平常我們不曉得的植物小故事,比如:植物其實會透過根系做溝通,只要被動物咬了,這株植物會趕緊通報其他植物,因此周圍的植物會開始變難吃,好讓動物離開。而國小的部分,小Q結合了歷史與地理課本的課綱,講述校園週邊的樹木哪些是外來種、哪些又是原生種,讓同學對於平常所處的環境更有感。有趣的在後頭,下半場小Q拿出秘密武器:生命之花、生命樹卡與心電感應卡,透過牌卡我們發現同學們很放心地打開心房說出心底話,也才驚覺,現在孩子心思都非常細膩與成熟。



第二堂接棒給走探索去藝術實驗室的Milla,開始帶領大家進入藝術創作,回顧上週踏查的過程,我們知道植物擁有不同的力量與特性,順著這個邏輯我們把焦點回到同學身上,請大家畫下喜歡的植物,以及它會生長的環境,並開始利用廢紙材將畫面塑造成立體地圖,讓大家練習跳脫平面的描繪,試著練習創造3D的世界,雖然一開始有些同學因為沒有概念會不敢動手,但摸索到後來,他自己找到訣竅後也能順利創作,甚至發明出老師所沒有提供的方法。



第三、四堂課進入主軸,高中開始製作服裝草圖、打版和製作階段,國小則是製作面具+服裝,每個人都擷取了動物與植物的特性在自己的服裝上做呈現,同時Milla也讓大家採集植物去做拼貼裝飾,透過外在服裝的展現,讓同學們自我定義自己的外在,或是想像那個理想的狀態去作呈現,沒有標準答案,只有每個人的真誠以對。



 

好戲上場!歡迎光臨森的藝術舞台


最後一堂課,我們把教室拉到戶外,以植物樹林為背景,展開一場大型走秀,有專屬音樂襯底,搭配服裝的角色性格,從踏出第一步到結束歸位,就是大家的Show Time!


_成果分享走秀・八斗高中_

(可左右滑動觀賞)


_成果分享走秀・中山國小_

(可左右滑動觀賞)


最後的心得分享,同學們說:

「很喜歡拍照的橋段。」

「喜歡最後一天可以跟同學一起表演。」

「喜歡做面具,因為平常都是塗顏色或拿紙貼,可以撿植物貼到面具上很特別。」

「這堂課讓我增加了自信心。」

「喜歡走秀可以看到每個人的打扮。」

「覺得今天非常有趣好玩!」


我們在旁邊聽得心暖暖,這就是植物帶來的神奇魔法,喚醒我們原有的內在力量。


其實不管是高中還是國小,同學們都很清楚自己的模樣,只是缺乏好的引導去梳理自我,或是沒有適當的機會可以去表述,透過這堂課,我們開始懂得欣賞自己與他人的美,而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並且閃閃發光。



*本計畫為「111年基隆市學習型城市」子計畫之一


 

延伸閱讀_往年藝術教案回顧:


 

一起從自然走向自我:)



















|陳虹儒

攝影|陳虹儒、林亞蓁


138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精選好文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