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在表演。有時孩子、有時父母;更多時候,我們被期待扮演一個成熟的大人、理性的人、善良的人。小時候演的好,可能被鼓勵,反之可能被唸;長大後發現,原來有人唸也是一種關心,因為在社會裡犯錯,很可能默默就被打入冷宮,被貼上「不成熟、不理性、拖累大家」的標籤而渾然不覺。
想起北藝戲劇學院鍾明德院長曾說,人若不表演,就沒有自我。關於表演,每個人都需要能安全探索、允許犯錯的空間,這就是現代人需要「展演」空間、「排練」場的原因。而在了解自我的路上,我們都曾有企求被無條件支持的時刻。如果這樣的支持能夠來自與其他人的互信互利,而非源於中央權威單位的許可或肯定,那麼「支持人自在表演的場域」才能真實發生並嵌入在社會的各個角落。
一種老派的浪漫
2014年,陳禹安與我在臺南的郊區,經營一個開放國內外自由創意工作者進駐的空間,叫 planett 實驗共創空間,我們常態性地開放沙發客、創作者來駐村,大家共享超過百坪的兩層樓空間。三樓是工作桌、客廳、廚房、會議室(偶爾是KTV)跟貓,四樓有hostel與fabrication lab(做木工、陶等工藝的地方),頂樓則偶爾烤BBQ、當展場使用。
起心動念是成立一個鼓勵自在探索生活與做夢的共同空間,大家都可以自主發起一些有趣的事;透過在群體中學習與成長,嘗試扮演不同有趣的角色。2017年底,planett轉手給徐懿荷和郭欣翔等人後,禹安出國讀書,我則回到臺北,開始臺灣與歐洲往返遊牧的接案人生,並與禹安約定未來要在臺北打造另一個planett。
是懷念當時的歸屬感吧。隔年我便與小事製作 註1的核心成員楊乃璇、林素蓮、張堅豪、蘇品文一起出資,在臺北街頭成立一間不用報名,也不用繳學費的「週一學校」註2,把城市中的開放空間轉化成臨時的公共劇場。
每個月一到兩次,我們邀請從事不同表演面向的工作者來街頭分享,週一晚上的華山新生橋下開始有許多「喜歡表演」及「喜歡參與表演」的朋友聚集,從幾個熟面孔到逐漸成長為超過120人的街頭幫派(笑)。
對,打開移動音響、架起一面旗、三五個人開始,加上幾十個願意一起做夢的參與者,就能支持一個人人得以喘息、屬於每個人的舞臺。其實,後來很多人我們都不認識,因為每場週一學校約有1/3是第一次參加;卻也是因為這群既陌生又熟悉的朋友們,2018年我與小事在嘖嘖上啟動了一個長期訂閱集資計畫 註3。
社會多元成家的可能
在辦了近50場活動後,我想,如果這個學校有其價值,就應能支持起這群自發、無償辦學的雜工們的生活。因此,集資文案開宗明義,就是邀請社會大眾,一起用每月70、150塊來支持這群街頭的雜工們,並讓這間學校能持續地開放給眾人註4。
有了舞臺,那麼「表演者與她們的產地」呢?
一個專業表演者的養成,從排練場開始。然而居臺北大不易,每月少說五千元房租、六千元以上的伙食費;排練場四小時場租要兩千起跳,演出場地每天動輒破萬。反觀許多臺灣舞者的平均收入只有2萬,而且多數沒有勞健保,單打獨鬥難以為繼,更不用說要如何培養專業的表演者了。
有鑑於此,2020年2月,我與小事的13名團員分享團結經濟 註5,反思共域藝術(commons art:運用人們的共通點和彼此之間的共有財,來思考可持續性的藝術集體行動)的理念、數位的重要性、和藝文團體轉型為「共學合作社」的當代意義。
共域藝術的概念,筆者首次於淡江大學邱俊達老師撰述的文章知悉,示意圖為筆者於2023海外藝遊與commons.art註6 共同發起人AiWen Yin取得授權(設計:Vandejong(Floris van Driel))
從合作中學習生活的藝術
共學合作社,代表14名社員們需要嘗試自發地分工,彼此分享與共學。在共學合作社當中,每個人都必須開始習慣並非由上而下的權力、責任、及資源分配制。這不僅是一種重新啟蒙的過程,提升個體之於群體的反身性意識;另一方面,集體的管理者也不用再回到權力與資源的中心,能夠卸下吃力不討好的角色扮演。總地來說,兩者皆能藉此脫離過去「有權者burnout、受雇者異化」的傳統管理模式。
簡言之,就是重新認可每個社員都具有自主性與能動性,導入共學(釣魚的技術),讓「彼此都有機會成為其他夥伴的支持系統」的有意識、有動能的集體。經過半年的共同參與,小事順利轉型,並在中山區共同營運了一間3樓的複合型排練場/工作室,以及5樓的非典型藝術替代空間「窩著」註7。
註解:
2023年的小事製作包含5個部門、13名社員,姓名筆畫依序為沈樂、林素蓮、初培榕、陳詣芩、陳歆寧、陳逸恩、陳運成、張雅為、張雅媛、張堅豪、黃裕閔、楊乃璇、潘佑熏。
週一學校發起的契機源於舞團成立之初,剛成立的小事製作礙於無法負擔排練空間的費用,核心團員楊乃璇、林素蓮、蘇品文、張堅豪將排練地點移至華山新生橋下。
隨著組織轉型的進展,2023年開始,集資專案正逐漸由楊乃璇、陳運成交棒給「週一學校」小組成員沈樂、張雅媛、黃裕閔、陳歆寧。
截至2022年(第7季結束),我們已辦理近90場線上、線下的週一學校,足跡遍佈全島與國外,包括各大城市藝術設計節慶、國家藝術場館、商業大街、站前廣場、國高中小學、少年感化院、農村與廟埕、高架橋下、靜態展覽空間,甚至私人洗車場。至今已超過10,000人實體參與。
更多團結經濟、經濟民主的相關資訊,歡迎參考 社會團結經濟研究室。
commons.art 由Yin Aiwen、Binna Choi共同發起,Casco Art Institute、documenta Institute所資助,是一個長程計畫,旨在透過研究與實驗來建構一個平台,提供有效的工具包和機制讓socially-engaged art相關的行動與團隊更永續的經營,以促進更多公共財的生產和價值創造。
窩著(fossa)是一個藝術替代空間,除了作為小事創作者們的實驗空間外,對外的開放旨在提供年輕藝術家可負擔得起的展演創作空間,股東包括鄭烜勛、張堅豪、初培榕、楊乃璇、陳運成。
文/陳運成
曾旅居台美德三地,在服務設計提出者 Michael Erlhoff 麾下研習,2014年返台後成為自由接案的行動者,以個人身份受委託執行的計畫超過百件。現為包含但不限於小事製作及海波浪的策略總監、g0v da0核心貢獻成員、新北市美術館駐村藝術家。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