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發現公私部門經營藝文複合空間,提供進駐計畫多元,特別經常面對商業運作和社會價值之間的挑戰,另一方面年輕的創作者也苦於競爭補助資源和進駐機會,產生憎多粥少的現象。而從經營一個多角化的藝文空間來看,必須面臨大環境與市場的考驗,改變自身的樣貌對應,而同時經營者所下的決策也至關重要。
星濱山自2021年起開啟了Space Moor駐創空間,提供創作者自費申請進駐,但面對獨立藝文空間的經營、整體大環境的變化,仍有諸多待解課題,故邀請相關藝文領域的專家或學者、具備豐富經驗的創意空間經營者,以及有意規劃創作者進駐的青年,一同思考台灣藝文產業現況,透過三個講座子題「環境」、「空間」、「人才」作切入,讓彼此學習交流。
第三場「談人才 - 創作者進駐規劃與分享」,該如何規劃、宣傳,並且讓藝文人才看見進駐資訊,都是空間經營者會面臨的挑戰。因此,我們邀請到位於臺中的「群島藝術園區」經理—卓沄萱,以及在桃園經營「只是光影咖啡廳」的主理人—蔡奕勳,分享他們如何與創作家媒合、培育藝文人才的經驗:
不設限,才能創造更多可能性:群島
曾經是藝術行政的沄萱談到,群島不會限制藝術家創作的主題與媒材。只要你願意提出完整的構想,都能成為進駐的創作者,但仍希望藝術家的在創作時,能觸及到社會議題,讓藝術不只停留在作品本身,更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其中一位藝術家,便以二二八事件作為主題,與群島的工作人員一同接洽受害者家屬,瞭解白色恐佈的歷史背景,並將背後的傷痛傳達給觀眾。或許就是這奔放卻不隨意的理念,讓藝術家樂意進駐群島,甚至成為地方重要的關係人口。
群島藝術園區在申請成功後,會提供些許資金,讓新銳藝術家不會在創作期間為金錢所困。沄宣也提到,經費都是老闆自掏腰包資助藝術家,所以無法平衡所有的支出。不過,老闆藉由餐廳進駐群島,促進更多資源的提供與交換。
藝術家可以使用群島提供的餐券,邀請朋友一起用餐,增加餐廳的來客人數,店家也能在客人來訪時,提高參觀展覽的機會。在這樣的關係網絡中,資源及服務不斷地在循環、流動,藝術家因此擁有舒適的創作環境,這便是群島留住及吸引藝文人才的關鍵。
獨立,是因為這是一間我想做任何事的咖啡廳
奕勳是只是光影咖啡廳的老闆,對他來說,這間四層樓的咖啡廳不只是賣咖啡,更是一個提供人與人交流的複合式空間。而 2012 年的東門市場都更案,讓奕勳認為社會議題應該被更多人看見,而咖啡廳作為人們一直以來交談的場所,更身負這樣的責任感。
從那時起,奕勳便確立了只是光影的未來方向,甚至舉辦為期一個月的限時美術館,邀請藝術家展出作品並結合社會議題。不賣咖啡,只舉辦活動,與觀眾談論每項議題,想法在激盪、碰撞的過程中,發揮只是光影作為現代「智慧學堂」的價值。
「這是一間不專業的咖啡廳,但也因此成為一間我想做任何事的咖啡廳」,奕勳如此說著。
只是光影的展覽空間最開始是免費申請的,但奕勳發現沒有壓力的環境,容易讓藝術家失去創作動力。多方考量後,他決定改成收費制,並先與藝術家仔細談過、瞭解作品的理念後,再篩選出展覽的人選。奕勳從不期待知名的藝術家來訪,反倒希望提供新銳藝術家、素人、甚至上班族,一個行銷自己作品的機會。這些機會取決於藝術家只要能誠懇地溝通、提出完整的構思,奕勳就願意毫不保留地協助策展。他認為藝術這件事是主觀的,不會企圖改變別人的創作方式,而是作為藝術家的夥伴,讓咖啡廳這個場域因為藝術變得更獨特。
藝術生活化,是人們與作品溝通的橋樑
最後的雙邊對談裡,奕勳認為藝術不僅要具有獨創性,更應該讓創作融入整個咖啡廳,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唯有讓人們願意駐足、停留,才能讓藝術與地方產生連結,並且在商業跟藝術之間取得平衡。而沄萱則提到,若藝術能帶動議題的討論,開啟不同觀點的對話,則更能夠在民眾眼中展現創作的價值。因此,只要彼此願意提供服務、交換資源,積極透過創作與觀眾交流,就能吸引更多藝文人才造訪展覽空間,成為持續合作且重要的關係人口。
文|劉宇凡、陳虹儒
圖|劉于瑄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