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發現公私部門經營藝文複合空間,提供進駐計畫多元,特別經常面對商業運作和社會價值之間的挑戰,另一方面年輕的創作者也苦於競爭補助資源和進駐機會,產生憎多粥少的現象。而從經營一個多角化的藝文空間來看,必須面臨大環境與市場的考驗,改變自身的樣貌對應,而同時經營者所下的決策也至關重要。
星濱山自2021年起開啟了Space Moor駐創空間,提供創作者自費申請進駐,但面對獨立藝文空間的經營、整體大環境的變化,仍有諸多待解課題,故邀請相關藝文領域的專家或學者、具備豐富經驗的創意空間經營者,以及有意規劃創作者進駐的青年,一同思考台灣藝文產業現況,透過三個講座子題「環境」、「空間」、「人才」作切入,讓彼此學習交流。
第一場「談環境 - 國內外藝文環境現況與趨勢」,先從大面向「環境」談起,星濱山在經營藝文空間時,發現有許多待解問題,比如其中不可避免的資金問題:藝術空間看似不能朦上太多商業色彩的場合,該怎麼在現實與理想中取得平衡。又或者若消費者是藝術家,當消費者的預算有限的狀況下,又能否有額外的途徑可以幫助自營空間的有形成本等等。
本次對談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于國華老師率先開場,從國際及兩岸交流的回顧,帶大家理解過往今來的藝文發展變遷,接著接棒給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的陳佳蘭,從協會所關注的獨立藝文空間國內外現況進行分享:
從台灣出發:國際及兩岸文化交流觀察
過去,台灣的駐村行動大多由文化局的補助金做為主要的經濟來源,但現在民間出了許多自營自利的藝文空間,當然,這些團體可以極力爭取國藝會的補助金作為主要資金來源,但現實是,政府並無法完全的幫助到每個團體,種種的因素使得自營自利團體的處境越發困難,到底該怎麼做,才可以使心中的理想不用朦上太多商業色彩的場合,又可以在有限的資源下取得平衡呢?
文建會最當初成立的目的,是為了將古蹟好好的保存下來,根據數據統計,全台目前已有500多處的古蹟登錄。歷史建築保存固然重要,但隨之令人煩惱的問題是,這些空間可以如何再次的活絡運用,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制度、方法至今仍處於發展階段。普遍認為古蹟保存的活動必須持有公共性、開放,且必須與文化有所關聯,所以老房子的經營必須找出屬於自己的道路,且具一定的開放性(古蹟類可開放名眾參觀)及使用上的彈性。可惜的是,台灣目前無法做到使用上的彈性,例:有文資身分的空間進住時,不能使用明火,但偏偏台灣的環境縣市,餐飲業是目前最容易有收益的,另一項問題則是台灣餐飲業人才招募不足。開放性的空間規劃也是需要討論設計的一大問題。
印象中歐洲對於文物資產保存的策略制度走的比台灣更前面,但因為人們的改變(信教的人數減少,教堂改為餐廳),迫使文化與商業的結合,而該現象的出面也令人帶來新的思維。過去最重要的是保存古蹟空間的目的已不存在,應該用不同的方式,使得空間得以生存。
回訪過去,中國經歷文化大革命的時期,似乎是台灣的宣揚中華文化的一大機會。1974-1999成立的親訪團、兩廳院的成立、1999年台北文化局成立都被賦予國際化的期盼。後來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老師利用了自身的資源,成立流浪者計畫,期盼可以幫助更多有想法的藝術家出走台灣,在流浪的旅程中找尋心中所想,體現個人能動性:能不能讓我去流浪?!若20幾歲藝術家們可以出走到國際,隔一段時間,若能在國際嶄露頭角(站穩腳步),未來每個地方都會有台灣青年的身影,且可以彼此認識。這些藝術家的光芒嶄露,相信能讓台灣在國際更被看見。
四城市(上海、深圳、香港、台北)文化會議的交流,舉辦城市先提出主題,其他三城市配合主題,在同一主題下,不同城市發展出不面向。比如:2000年香港談創意工業(台2002談,因最初香港先發展),2001年深圳公共治理與文化參與(之前是小鎮,但快速發展開始思考,後談城市閱讀,深圳喜閱讀)。剛開始四城市間其實是互相較勁的,但身處在相同產業的彼此在交流過程發現彼此遇到的問題可能相似,後變友善,甚至可以提出意見,給予彼此幫助,或者進行合作。
也因為國際交流的加速,國內的補助開始常態化,總結2015-2018藝文補助金總額高達7千多萬,由此顯示文化的蓬勃發展。原已裝置藝術為主,後開始有演出(舞蹈、戲劇…)團隊為主。
最後國華老師提到,全球文化環境已轉變為以跨域為常態,彼此之間的差異、觀點、合作共創到虛實整合已經是必須掌握的面向,而此時的我們,已經擁有發言權,「台灣觀點如何看世界?」是我們得往下思考並表達的。未來的人才都得像蜘蛛人一樣,搭起線和橋去創造機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強大,讓台灣也能參與世界文化的重構。
國內外藝文空間變化與案例
第二位講師是「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iwan Art Space Alliance, TASA)的執行秘書陳佳蘭,TASA成立於2015年,由一群藝術家、策展人與駐村空間經營者創立。期盼透過彼此間的交流互動,提出彼此的觀點、遇到的問題,成為與國際之間交流的平台。
講座一開始佳蘭直接往下從進駐面談起,世界各地重要的藝術進駐平台包含:TransArtists、resartis、TRANS CULTURAL EXCHANGE、ON THE MOVE、ALLIANCE ARTISTS COMMUNITIES等等,在尋找駐村的過程中,其實可以尋找自己喜歡的、合得來的單位,相信創作出來的種種可以有更大的加乘效果。而說到台灣藝文進駐空間的推動者,不得不提到竹圍工作室-蕭麗虹老師,香港人,台灣媳婦,從單純做陶藝,到後來慢慢促成許多藝術交流,作為一個私人單位,願意與政府溝通、與國際牽線,世界空間營運概況、廢墟再生的空間規劃,奠定台灣空間使用的參考,同時在前期的研調下,留下了兩本重要的著作:《藝術創作與交流的磁場-全球藝術村實例》、《文化空間創意再造》。
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台灣在國際上是很邊緣的,關於邊緣的思考,佳蘭帶我們將目光轉到國外,這幾年南向政策、補助機制這幾年都有對東南亞強化的部分,舉了幾個東南亞的案例:
①理解的尺度-台泰當代藝術交流展:起源於兩位台灣泰國的藝術家不懂為何彼此只能在國際大展遇到彼此,但其實兩國位置相近,台灣在街訪中也常會跟泰國搞混,因此展開了這樣的交流計畫。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是2011年一群台藝大學生所成立,當初是因為美術館、展覽、藝廊在當時並不多,在此計畫裡他們正好租約到期,而交流計畫又正要展開,所以就將整個團隊直接移到泰國與當地交流。
②卡賽爾文獻展:邀請印尼團隊(印尼傳統社會穀倉)做藝術空間策展,大家可以思考目前南方聲音、少數民族的聲音現在其實是國際聚焦的重點。印尼策展團隊在農村常見的穀倉,與民眾一起生活,在維持生產機制中做到藝術創作。
③印尼|Jatiwangi Art Factory(加帝旺宜藝術工廠):他們位於的是生產屋瓦有名的城市,以文化藝術角度扭轉陶片低階低劣的社會觀感,使用本產陶片做聲音創作,駐村也住進當地居民家中,在地生活,與製陶工作者學習等等…...。
④泰國|Baan Noorg Collaborative Arts & Culture(班諾藝術文化合作社):位於農業城鎮,受乾旱所苦,植物生長不順,所以發展畜牧業,雖然不是豐沛的經濟來源,卻是當地人真實的生活方式。在其中一個作品中,滑板場與當地的產業結構很像(起起伏伏不穩定),在觀展過程可以了解到當地的文化環境,觀展中也可以看到當地元素。
最後佳蘭提到,疫情時無法國際交流,國外藝術家無法進駐,藝文團體也做了新的嘗試:
①台北國際藝術村:提出文化平權藝術進駐計畫,主視覺符號交集聯集談與身心障礙創作者的關係,邀請具隱性疾病或關注身心障礙的藝術家創作發表,例:許家風,非視覺展覽,甚至舉辦工作坊,引領視障者閱讀認識展覽。
②TASA:線上藝術駐村計畫,起源於好奇線上駐村的可能性,邀請三位東南亞一位台灣醫術家,舉辦為期兩個月的線上駐村言語實驗計畫,在過程中探索藝術家所需的東西(線上軟體的使用…)。
③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結合NFT,組織發起的募資計畫,鼓勵創作者使用募資平台線上賣花,募資基金吸引新興藝術家一同參與,支持藝術家創作的基金。
雙邊對談
當日與會者的提問,與對談的問題綜合彙整如下,與大家分享:
1. 除了政府的補助外,有可能說服大型企業投入藝術家栽培? 如果投資藝術可以節稅,會是政府可以努力推動的方向嗎?
A:這也是需要漫長的脈絡與演進,從(1)政府希望成立基金會(2)藝術家與企業合作,提供專業知識(3)彩卷有龐大的經費要投入慈善事業,但台灣無法像國外把慈善也包含藝術文化。而現階段以企業要有2%c回饋在「永續」(ESG)為趨勢,讓政府修法太難,所以要想辦法取得企業的合作,如何認證有達到ESG。TASA近期也在朝這個方向前進,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跟企業對話的語言。另一方面企業對藝術家的栽培,目前在台灣還是以表演藝術比較多。
2. 國外藝術家在選擇進駐空間上,看重的條件會是什麼? 以及台灣對他們來說是否有吸引力?
A: 基隆近台北(優勢),藝術家在選擇上(如果要合作,要選台灣的還是英國大型的?),在現實面的利益衡量,這時小型的藝術工作室就須提出更細膩更有吸引力的誘因讓藝術家進駐。對於創作者而言,駐村可以做出好作品,這點還是最重要的。
3. 藝文組織/單位在對接企業時,應該要有哪些前置準備與心態,拉大合作的可能性?
A:企業端其實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他們交由會計師事務所處理,找藝文單位合作,讓其中的價值轉換成會計帳可以計算的內容,比如有多少人吃飽、穿暖、受教育等等。
4. 請講師們提供幾個關鍵字,提供大家對於未來的思考?
A:韌性、轉譯語言、認識自己、互惠合作。
5. 空間經營究竟要長久規劃,還是要保有流動的可能性?
A:每個空間因為人而存在,所以他必定會有代謝與流動性。空間經營是時間,不管時間長短,會因為不同人經營而有所不同,所以空間的經營首要考慮的是時間。
文|王思婷、陳虹儒
圖|林宛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