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星濱山 ZhengbinArt

講座側記|Art Site Program:談空間 - 複合式創意空間經營


近年發現公私部門經營藝文複合空間,提供進駐計畫多元,特別經常面對商業運作和社會價值之間的挑戰,另一方面年輕的創作者也苦於競爭補助資源和進駐機會,產生憎多粥少的現象。而從經營一個多角化的藝文空間來看,必須面臨大環境與市場的考驗,改變自身的樣貌對應,而同時經營者所下的決策也至關重要。


星濱山自2021年起開啟了Space Moor駐創空間,提供創作者自費申請進駐,但面對獨立藝文空間的經營、整體大環境的變化,仍有諸多待解課題,故邀請相關藝文領域的專家或學者、具備豐富經驗的創意空間經營者,以及有意規劃創作者進駐的青年,一同思考台灣藝文產業現況,透過三個講座子題「環境」、「空間」、「人才」作切入,讓彼此學習交流。


 


第二場「談空間 - 複合式創意空間經營」,回到「空間經營」面向,本次對談由一嶼ISland 主理人/蕭雅惠率先開場,從「一嶼」的起心動念到經營思考進行分享,接著接棒給「節點」、「土星」主理人/彭奕軒,從兩個不同品牌的思考策略與心法與大家交流:



從自己喜歡的出發:一嶼ISland

一嶼的主理人蕭雅惠原先是廣告出身,會展開這個品牌,其實是空間先行,過程中摸索了許久,剛開始,只是整理出空間,並開始思考自己喜歡的、想要的是什麼,想到本身喜歡前往日本等地方小店探索,可以觀察出店主的屬性、偏好。於是在一嶼先劃分出自己的空間,將家中擺設分一部分過去,慢慢在陳設好的空間內思考,決定想做選品店,但日本商品其實很多人做,想做關於台灣本土的選物。去年三月開幕後,一樓先做選品,地下室陸續開設12檔左右的展覽,二樓是自己展示對美的事物的理解,但過程中也都還是持續滾動調修空間規劃。


而真正的關卡在後,一嶼目前仍在追尋打平的路上,給自己三年時間。經營空間必須思考營運成本、房租、人事成本、隱形成本…...等。若有展覽帶來曝光及話題,或許可以帶來利益,但每個檔期所發生的事並不相同,無法預測也不一定下一檔可以沿用,但做展覽的原因是可以獲得曝光、引進不同創作者的新客群與人流,不過還是得思考其中有多少可以真正轉單。


「一嶼企劃」是公司的名稱,對雅惠來說,真正在賣的是態度,也比較沒有侷限,比如以下是一嶼接下來的計畫:

  • 藝術家工作室之旅-在藝術家工作室交流

  • 京都行-將自己的選品帶去

  • 年節禮盒-作品轉換跟人們的可以接觸的(價格較低、又保有藝術性質)

  • 一嶼旅店-不同地點,讓人們覺得可以轉換住宿空間

在做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人事物,連結與想法會在其中產生,從中找到被打動的點,跟人合作。只要擁有高概念的東西,剩下的就是執行力了,讓彼此都有獲得、或是在其中讓自己多認識一些東西,所以在創業路上,「人和」這件事很重要,可以做的事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人,保持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會有更多的機會及空間。



 

實際想做的事比較重要:Tu Xing /土星x節點 Zit-Dim Art Space

求學後在台南定居,2014年與另一半開始思考品牌,約2019年成立實體土星工作室,透過課程等方式維持營運,至今辦了約200場體驗課。土星工作室得從太太黃虹毓談起,她主要創作媒材為陶土,創作方法主要為角胎。角胎流傳已久,在中國古代也可見其蹤跡,似石頭紋理,不同種類的土不斷拍打擠壓、切割,再重新排列,向大自然一般,經過沉澱、擠壓、熱壓縮方式,逐漸產生分層,透過時間的意義堆疊而成。求學期到美國巴爾的摩,了解到何謂駐村、如何摸索新環境與不同的器材,再回到自己的創作上。接觸到陶瓷駐村中心,分為藝術家營運駐村中心(三年)、長期駐留(半年~一年)與短期駐留(四個月),會有這樣的規劃,因陶瓷的技法、器材從頭開始的製程,在駐村中心的體系下很需要長期的陪伴,也可以刺激藝術家創作。虹毓以食用器皿為創作,食用器皿要回顧到工業化後替代性作品(塑膠),將塑膠布進行拼組重新陶瓷化,產生工業化後新的陶瓷。研究時期陸續完成多個以塑膠製品為靈感的作品。而後虹毓申請到文化部交流,有機會去到陶瓷研究中心(KWC),KWC期待不同藝術家完成作品(舞者、表演藝術)進駐(當Advisitors),KWC透過數據建構系統將藝術家使用的東西編列,有解的、無解的可能都存在(意外性、氛圍)。中國相反以工作坊為主(學徒制)。


2019年於林百貨設立土星實驗室,期間一年半,也理解了商業模式。除了課程之外,也有協作計畫,目前已完成了15檔。另一方面還有研究「原土」,此階段數據收集較完整(漸層狀態、溫度設計),因陶土的不確定性,選擇採用數據的方次,主要為了實用性,收集全台灣陶藝家的原土,交由土星實驗室燒製。離開林百貨後2023年期待能有更多技術互換交換、產學合作,目前在台南有一棟實體空間:1樓食用器皿販售店(展售/邀請/寄售)、2樓教室(陶)、3樓應力空間(商業畫廊),用這樣的方式去做土星的硬體,但也同時包含過去所做的所有層面。


接著往下進入節點Zit-Dim Art Space: (像巴士站牌,人們短暫停留在此產生新的節點)廣東話。一樓展售、二樓起居室駐村空間、三樓為多用途空間。而台南也有其獨特性,最初以公部門某些場域做藝文,後來有替代空間,後來台南美術館的出現。以前,因沒有資源所以彼此操演展覽慢慢建立出屬於自己的屬性。節點營運以成員制,身分相似(自身朋友或邀請加入)的聚集。2019-2021年與「過海的藝術計畫」進行資源分配,有了實體空間不想透過補助進行營運,幾人集資租空間進行營運(可策展、做成員個展)。香港承擔空間租金,台灣邀請藝術家或協助香港藝術家前往台灣資源的調度或軟體的操作。另一方面,香港那邊對於資源的邏輯思考是很豐富的,比如贊助、資金挹注事很自由的,藝術家與藏家容易成為朋友,台灣因為有畫廊在中間,所以較難形成這樣的關係。比如香港那邊其中一個操作方式是:請贊助者提供一萬元,藝術家就做出一萬元的作品,同時一萬元也是直接挹注在此空間裡,沒有人有損失。


節點在思考空間時,大致上會有年度方向,不過大多都還是以成員的展出為主,邀請或想做創作的藝術家須經洽談後展示,而過海的藝術那邊則是每年會送幾個藝術家過來進駐,台灣方負責照顧或策劃相關活動,目前已有累積47檔展覽。收取租金、成員分攤的方式,是主要營運的方式,創團成員還是掌握有決策權。重要的還是要去思考實際想做的事情,如果不有趣、痛苦、不賺錢就不要做了,正是因為有趣,所以仍持續下去。空間結合在地是必然,但不一定需要接觸地方創生,隨心做想做的,比如:幫壽司店老闆娘座內用區、遇到孔廟阿嬤,展出阿嬤的創作。或是另個例子反送中時,香港兩位區議員(也是藝術家),但比起藝術創作,更知道從政有有更多行政權,期間寄了反送中宣導物給世界各地友人(讓國際看見,不能只在香港)。


空間雖具各自目標,但最重要的仍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互相幫助。奕軒接著介紹節點延展的行動:「節點臨時考」也是很有趣的計畫,節點考驗著藝術家,另一面則是此空間也同樣被藝術家考驗(因不會事先知道藝術家要做什麼、要怎麼呈現)。「過海的藝術計畫」相關香港藝術家的展覽。「節點ZINE」透過展覽,除了香港外,也把台灣小誌界的人士也找來。也有被邀展到外地、台南其他空間的機會。「節點破口」透過線上表演,回應疫情時的狀態等等。


原覺得空間五年就可以收掉,但仍持續並進行轉變。若藝術空間一直考慮商業邏輯,似乎並不適宜,鄭慧文(be water、friendship、win、earth、fire......)的轉化邏輯似中國五行印度四型做分類,此邏輯視乎也可以應用在節點下一個階段,而其中friendship:先不要談藝術,先交朋友再說,是個滿好的想法,透過人建立空間,再透過空間產生短暫片刻的歷史,同時具有流動性。



 

雙邊對談

當日與會者的提問,與對談的問題綜合彙整如下,與大家分享:


1. 節點在進駐空間上,有想像的未來畫面嗎?

A:駐村中心的樣貌,首先自己是否有那個本,而這個想像是否可以擴延到台灣,比如博物館其實是可以做駐村的,館藏就具備所有考究的東西,可提供藝術家進行創作。不一定要透過資本的聯繫,也可能是更多跟公家單位的合作,當然概念要掌握住,不能被大企業涵蓋掉。


2. 在展覽、選物、藝術品三品項的經營間,會相互影響買氣嗎? 還是三者有設定各自不同的受眾?

A:有時是可以相輔相成,但有時也不行。有時候是喜歡藝術家來的客人,所以看完展就走了。目前的營運模式是,藝術家生成的作品=產品,加上現場的展覽,但前提是製作物是能轉換成比較親民、日常的用品。有些人會是先展覽再進選品,或是相反,藝術家可以自由決定。


3.節點的行政運營上,是由成員們一同討論定奪,還是由您個人規劃呢? 如何在其中達成共識與平衡並使大家共同協力?

口徑一致很重要,節點在討論的效率上很快速(通常30分鐘完成會議),成員丟出選擇,大家進行決策,也因為這樣的狀態,成員比較不是革命情感在做這件事,大家平常都有忙碌的事情,但他有個空間等著他可以策畫,這樣反而比較好,對於空間的依賴性不會太高,但同時空間又存在,可以一直發生事情。


4.請兩位講師替未來的獨立藝文空間的可能性或趨勢提供幾個關鍵字。

人與人之間的節點、開放、來者不拒、順勢順流、經紀人帶看(VIP、對外開放)。



 








文|王思婷、陳虹儒

圖|林宛榆


296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精選好文

bottom of page